Wikipedia

Search results

Saturday, November 23, 2019




11
道德經:
三十輻,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
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
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
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
Dao De Jing:
(The use of what has no substantive existence)

The thirty spokes unite in the one nave; but it is on the empty space (for the axle), that the use of the wheel depends.
Clay is fashioned into vessels; but it is on their empty hollowness, that their use depends.
The door and windows are cut out (from the walls) to form an apartment; but it is on the empty space (within), that its use depends.
Therefore, what has a (positive) existence serves for profitable adaptation, and what has not that for (actual) usefulness.



Dao De Jing Chapter 11 - Seddon
Nov 23 at 3:38 AM

11

Thirty spokes are fixed to the hub;
It is the hole in the hub which makes the wheel useful.
Clay can be shaped into a vessel;
But it is the space inside which gives it its usefulness.
Doors and windows are cut out to make a room;
The room is useful only because of the holes.
Therefore, gain from what does exist,
And make use of what doesn't exist.



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


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
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
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
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

此說明「有」與「無」、「利」與「用」的辯證關係,重在論道。
有車輪而無車轂的中空,不能用;有陶器而無陶器的中空,不能用;有房舍而無門窗的中空,不能用。
也就是說,器物實體這個「有」,只是提供便利的條件;器物中空這個「無」,才是發揮作用的關鍵。這些現實生活中的事例,何止千萬!顯然,「有」與「無」是辯證統一、相互依存的,二者缺一不可,而老子更強調的是空虛不盈的作用,提醒人們注意。
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車轂上,有了車轂的中空,才能具有車的作用。
把黏土放進模具做成器皿,有了器皿的中空,才能具有器皿的作用。
開鑿門窗以為房舍,有了門窗的中空,才能具有房舍的作用。
因此,有了器物可以帶來便利,器物中空才能發揮作用。

《道德經》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

原文:
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譯文:











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,才有器皿的作用。開鑿門窗建造房屋,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,才有房屋的作用。所以,「有」給人便利,「無」發揮了它的作用。
注釋:
①輻: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,古時代的車輪由三十根輻條所構成。此數取法於每月三十日的歷次。
②轂:音 gu,是車輪中心的木製圓圈,中有圓孔,即插軸的地方。
③當其無,有車之用: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"無"指轂的中間空的地方。
④埏埴:埏,和;埴,土。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飲食使用的器皿。
⑤戶牖:門窗。
⑥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:"有"給人便利,"無"也發揮了作用。

相關文章

道德經第十一章原文及注釋

第十一章 [原文]三十輻①共一轂②,當其無,有車之用③。埏埴以為器④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⑥。[譯文]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

道德經第十一章

三十根輻條聚集到一根轂中的中空之處,因為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車子才會有作用。所以,「有」給人便利,而「無」使它能夠發揮作用。

道德經—第十一章

原文: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——沒有誰來束縛你呀!

解讀道德經 第十一章

原文: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譯文:車輪上三十根輻條匯集到車轂上,有了車轂中空的部分,車子才有用。

《道德經》第十一章

​​譯文:三十根輻條會聚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​解析:有:因為有物質存在,所以我們可以取用這些物質,這就是我們稱之的「利"。

《道德經》十一章

譯文三十根幅條匯聚到一根轂中的孔洞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說明了有和無是相互依存、相互為用的;無形的東西能產生很大的作用,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察覺。

老子《道德經》第十一章

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解釋:三十根輻條集中在一個轂軸上,正是由於輻條與輻條之間的空無,所以才有了車輪這麼一組應用。

《道德經》智慧,中心無物,合眾聚賢,無而生有

大千世界,芸芸眾生,或為利來,或為祿往,所謂無利不起早。可是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實在太少,更是有很多人為了功名富貴,不惜鋌而走險,甚至置親情友誼於不顧,到頭來,正如《紅樓夢》上「好了歌」所唱,「古今將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沒了!

我讀老子道德經(第十一章)

【老子說】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【微塵說】三十根輻條共同插在中間的車轂上做成車輪,正因為其轂輪間的中空無物,才使車輛能夠運轉開行。

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

此說明「有」與「無」、「利」與「用」的辯證關係,重在論道。有車輪而無車轂的中空,不能用;有陶器而無陶器的中空,不能用;有房舍而無門窗的中空,不能用。

《道德經》第十一章 再談「有」與「無」

原文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十 一章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三十輻【1】,共一轂【2】,當其無【3】,有車之用。埏埴【4】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【5】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【注釋】輻: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。

道德經 第十一章

三十輻,共一轂(gu三聲)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(shan一聲)埴(zhi二聲)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(you三聲)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譯文:三十根輻條,安裝到一個轂中;正因為存在轂中空的地方,才會發揮車的作用。

《道德經》第十一章有無的作用

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翻譯: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,才有器皿的作用。

人生若茶,空杯以對,拿起放下,才是常道

作者:國學大師 張建雲過一個空年一人說,眾人聽,有兩種可能,一是台上講話,一是信息群發。台上講話,是有組織的傳達;信息群發,是無人領情的自慰。群發,是想把自己的問候帶給大家,而這心意恰恰成了一種尷尬。不看,對不起發信人;看了,對不起讀信人。春節尤甚。

紫砂壺,這些地方你看了嗎?

大家平時看壺,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,而對於壺形留下的空間,通常不太在意,而對於做壺人來說,壺留下空間的部分,同樣重要,甚至更加重要,因為 我們正是根據這部分空間的形狀來確定壺的曲線、部位佈置的。

《老子繹讀》第十一章

第十一章,老子把「有」和「無」的關係,割裂,對立起來,只看到房屋用於住人的地方是空虛的部分;器皿用於盛水的地方是器物空虛的部分;車輪轉動的部分是車輪中間的空洞。認為對一切事物起決定作用的是「無」,而不是「有」。

細水長流、潤物無聲才是愛情的真諦

三十輻共一轂(gǔ)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(shān)埴(zhí)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(yǒu)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——《道德經》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
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6eq2voq.html

No comments: